【成人課程】

從以前到現在我都不屬於是個很有自信的人。

對我來講,去一趟英國回來,學到最重要的不是英文的應用,不是FB上多了幾十個好友,而是勇於表達自己跟自我認可的自信。

 

回想從小學、高中到大學,我一直都不是班上成績最好的,不是班上的孩子王,也不是個很善於表達的人,所以也只有著碗豆般大小的自信。

也因如此,我總是把專注力放在感興趣的事物上,像是美術類。

剛好我的國中碰上了youtube與網路資訊開始發達的年代。

從那時開始,漸漸接觸外國網站的我就這樣培養了第二興趣-英文.

即便如此,我還是沒有因此而自我感覺良好。

在跟眾多帥氣又多才多藝的朋友出去時,我一直都覺得我是團體裡的sidekick。

可能讀到這裡,很多人也經歷過類似的時期:她比我漂亮,他成績比較好,她很有異性緣,他很會打籃球。

但我甚麼都不會,成績也沒很好...

在一個團體中,我感覺很像透明人。

而且這些先天後天的條件都不是我能改變的,因此而垂頭喪氣,甚至有種被嘲笑的感覺。

是否這是因為我們從小就被教導,正確的答案只有一個,只有一條出路,沒拿到前五名,就等於失敗?

 

大三那年在陰錯陽差之下跟著黃老師去了英國一個多月。

一個多月的時間下來,認識了各種國籍的同學,

體會到了各國價值觀與風俗民情的不同。

我觀察到各國同學的舉手投足間都充滿自信,都能很流利且自信的表達自己。

漸漸的我也被這種風氣感染,跟全班同學打成一片。

 

跟同學漸漸熟了以後,我意識到這世界很大,沒有人會不被需要,沒有人是沒有價值的。

除了當人生勝利組或是班上前五名之外,世界上還有很多地方可讓自己發揮跟值得體驗的美麗之處。

我不需要一直專注在自己的短處上,反而要積極的開發自己的長處。

即便大部分的事情跟條件都不是自己能夠輕易改變的,

但有一件事是自己可以改變的,就是看事情的角度。

或許這個世界已經夠多帥哥美女了,夠多成功的大老闆;

現在世界真正需要的人是

一位好母親;

一個溫柔的人;

一個善於聆聽的人。

或許這些都已在你的人格特質裡面。

只要發掘你所擅長的跟有正面影響力的人格特質,

不論你的天資如何,覺得醜陋或美麗,“You Can Always Change and Become a Strong Version of Yourself.”(引用自Elliott Hulse).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Dr.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