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1000436.JPG

▲ 等待威廉王子出現的粉絲們@倫敦

英國人熱愛排隊?

在英國,無論在公車站、超市裡、公廁前、酒吧裡、銀行或郵局裡到處都可以看到正在排隊的人。

就算是遇到緊急逃難或是商店被搶時,英國人還是能保持不疾不徐的排隊行進,可見英國的排隊文化真的深植人心。

 

排隊禮儀從小教育

有天,遇到英國難得的好天氣,在鎮上買了些水果,跟著朋友到公園裡邊曬太陽邊聊天。是的,非常歐式的日常。

準備離開公園時,就順便排隊上下廁所。這時,後面突然跑來了一個約四、五歲的小男孩,咻的一聲!他飛也似的衝到我前面,準備打開廁所門。

後面的媽媽追著大喊:「要排隊啊!」,「可是我要尿出來了啦! 」小男孩夾著雙腿、抓著他的"咕咕" 回頭可憐地向著他的媽媽大喊。「而且廁所有兩間啊!」小男孩還是不死心。

 

我望向這位急迫的小男孩說:「弟弟,快,讓你先上!」。「不行!你必須排隊。這位女士先到的,所以不管是哪一間廁所裡的人先出來,都是這位女士優先。Hold住!」小男孩的媽媽堅持著。我看著可憐的小弟弟,轉向說服這位年輕的媽媽:「沒關係! 等會小弟弟尿褲子了更麻煩,我不急。」但,這位媽媽跟我道歉完後,繼續耐心地說服她的兒子要照先後順序排隊。小男孩還是很焦慮地抓著褲頭,一副快要忍不住的樣子。我,也進退兩難。

 

正當情境超尷尬時,兩間廁所裡的人們居然同時打開廁門。「太棒了! 我們的問題解決了!」小男孩的媽媽露出微笑,我也終於鬆了一口氣。

我跟小弟弟一人一間,上完廁所出來時還互相打了招呼、愉快地離開,結束了這場驚險的排隊事件。

 

排隊禮儀無時不在

我衝進巴士站裡的售票處,趕著買30分鐘後要出發到倫敦的車票。一進門看到大排長龍的隊伍,心都涼了一半,但也只能乖乖排隊。聽到售票員慢條斯理地回答前方客人們的票務問題,我心想:「平時我會很開心,但現在可以快一點嗎?」。我不停地看著手上的手錶,秒針每動一格,我的焦慮就增加一分。還好,客人一個接一個地前進,終於快要輪到我了。Yeah!

 

「您好,我想買一個月後到巴黎的車票,請問幾點有位置?」天啊!這位先生,你一個月後才要出發耶! 我的車只剩20分鐘就要開了。「您要買來回嗎?」、「早上有一班車有特惠票,你願意嗎?」...售票員在電腦上不斷的幫這位客人搜尋著適合的票,聽著聽著我的焦慮指數一直飆高。「不好意思,我的車快開走了,請問我可以先買嗎?」我鼓起勇氣、探個頭,詢問了坐在櫃台後的售票員。「不行,這位旅客先來的,我要先服務他。你既然知道要搭這班車,你應該提早來買的。」售票員很溫和地拒絕了我。15分後,在售票員耐心的協助下,我前面的這位旅客終於買完他一個月後要往巴黎的車票,而我也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我要搭的車子從眼前開走。沒趕上車的我,只好在巴士站裡繼續等待兩小時後前往倫敦的下班車。等待的時間,讓我靜下心想了想: 如果我也是旅客,我也會希望售票員能耐心的提供最好的服務給我。

 

原來,排隊禮儀是對人的基本尊重,它還可以減少衝突

 

 英國排隊文化的由來:

因為上世紀的戰爭與飢荒常常造成糧食不足,在領受配給時,如果每個家庭都能遵守規矩排隊領取,大家就都能得到足夠的糧食。因此英國人對排隊禮儀非常重視,認為其可以保障自己又能尊重他人的權益。所以一看到人龍,英國人必問:“Is this the end of the queue?”如果發現有人插隊,英國人也不會客氣。一定會走到面前問: "Sorry, are you in the queue?”,這時一定要趕快道歉、排好隊伍。不過有趣的是,搭成倫敦地鐵是不用排隊的喔!

 
arrow
arrow

    Dr. Hu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